博鱼官方网站 首页 > bob和博鱼 > 博鱼官方网站

41岁贷款创业甘蔗造糖甘蔗渣造纸成为一代糖王

时间: 2024-02-03 11:53:04 |   作者: bob和博鱼

  相对于少年有成来说,大器晚成未必是件坏事。其实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人有很多,例如江上也就是钓鱼时愿者上钩的姜太公,他就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也为武王伐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汉高祖刘邦也属于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现在看来,大器晚成或许更有价值。

  古代大器晚成的例子有很多,现代也不少,其实这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叫做冯小华的富商,他的故事真可谓是大器晚成加励志的典型。他41岁贷款创业,如今身价75亿成广西首富,却不忘初心,一心热衷于慈善事业。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西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诞生了冯子材、刘永福等众多历史名人。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地区诞生的企业家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有一位不得已提,他的名字叫做——冯小华。

  根据胡润研究院、白酒品牌衡昌烧坊最新联合发布《2021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显示,冯小华个人财富为75亿。

  冯小华不是广西人,1956年生,祖籍梅州丰顺汤坑镇腊坑村,地地道道的广东人。由于沿海,广东人在经商上是与浙商有得一拼的,他们具有海洋文化那种冒险的征服性格。

  像大多数生长在农村的人一样,在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农村也到处都是肉眼可见的穷。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考上大学的农村娃,为了改善经济,他报了当时的热门专业,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经济系。

  品学兼优的冯小华进入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一直工作到了九五年左右,之后,眼看着全国各地的热火朝天的经济浪潮,他心思活泛了,不想将自己一生拘留于一个岗位,在认定制糖业具有非常好的前景之后决定辞职下海创业。

  辞掉铁饭碗,对于大多数想挤进体制内的普通人来讲,不是疯了就是着魔了。但他有广东人的那股闯劲和经商的精明,1997年,他认准呈现出低迷中国制糖业将来大有作为之后,便不顾劝阻毅然辞职。于是,他离开了家乡,到当时是一片创业热土的海南岛开启创业之路。

  话说计划经济时期,食糖由国有商业统购包销,商业在所有糖厂均设有驻厂员,在成品包装车间点包入库,当天结账,糖厂不有一定的问题,因此,糖厂能够这种国家包底的机制大量存活着。但是效率低下,甚至很多一直靠补贴支撑。

  1991年食糖产销体制改革以后,食糖改由工业自销,由于食糖不能很快销售,糖款不能马上回笼,而商业临时储存糖的贷款规模没有相应转给工业部门。

  工业部门在没有资金(贷款)的情况下,接下了季产年销临时储存糖的任务,由于没钱付糖料(甘蔗或甜菜)款,不少地方被迫向农民打白条,使得农民种植糖料的积极性受挫,1992~1994年,全国糖料生产连续三年大滑坡,很多糖厂面临倒闭。

  看清体制掣肘制糖业发展的态势下,已经41岁的冯小华和朋友共同贷款,在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注册创办了“洋浦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投资的金额为8000万元。

  最初冯小华是通过收购成品再转卖出去,从中赚差价盈利,慢慢地才转变为自己独立生产,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是制糖、食糖购销、甘蔗种植等。

  但冯小华一直认为这样做不能长久。因此他开始接触甘蔗种植、制糖、食糖购销等与糖有关的上下游业务,实现独立生产。公司也逐渐在行业站稳脚跟,在海南当地有了一定规模。

  2000年,广西的制糖业此时也遭遇改制后同样的困境。而冯小华蒸蒸日上的海南南华糖业落入了广西领导考察的视野。广西的领导动员他去走走看看广西的市场和资源条件:广西是全中国最大的甘蔗种植省份,发展制糖业,不到广西将来肯定会后悔。

  他于是忍不住动了心:做糖业,丢失了广西这最大的甘蔗林糖料基地,想称王那是痴心妄想。

  经过走访,广西日照时间长,土壤适合甘蔗生长,而且种植历史悠远长久,种植培养面积广大,很多地方都适合机械作业。了解到广西这个“糖罐子”的独特优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冯小华自此一发不可收,他在一次采访中笑谈道:“这‘走一走’就变成‘不走’了。”

  当时正是糖类行业的发展低潮,适逢国有糖厂大规模改制,南华糖业通过购买产权或注入资金等方式,在海南和广西大举收购国有糖厂,在十年内陆续兼并了广西和海南的20家国有糖厂、1家纸厂。

  2002年起,南华糖业的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大,扩展到云南、黑龙江、广东、江苏等主要产糖地区。2007年的时候,南华糖业下属糖厂多达35家,年销售额超过61亿元。2008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大关。

  在海南省,南华糖业集团有14家独立法人企业(其中糖厂9家、有机肥料厂1家),在职职工5000余人。2007跨2008在海南制糖年度约产糖35万吨,产糖量居海南各企业的第一位,约占海南产糖总量的70%。

  冯小华深知创新是第一动力,加上公司还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压力。因此他也十分重视生产技术。为了更好的提高甘蔗种植效益,实现高产高糖,他创立了隆安洋浦农业科学技术,积极探索甘蔗种植的现代化、标准化和机械化发展之路。

  如今的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原广西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2年整体改制设立而成,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甘蔗、甜菜制糖,蔗渣制浆造纸,相关这类的产品购销等,是全国顶级规模的制糖企业。

  2012年以后,全国食糖市场出现连续几年的低潮,当时糖业由于糖价低,规模大,企业面临生产经营难和融资难两重困境。南华糖业也不例外,冯小华到处寻找门路,向上级反映情况。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先后采取支持广西“双高”基地建设、打击走私、对进口食糖征收保障措施关税等措施,使南华糖业等企业方才走出困境。

  据了解,早在南华糖业向云南拓展并购国有糖厂时,当地政府就提出糖厂的净资产低,在净资产收购之外须投资5-10万吨的造纸厂拉动就业。

  其中便有一件趣事。早在南华糖业向云南拓展并购国有糖厂时,当地政府就提出糖厂的净资产低,在净资产收购之外须投资5-10万吨的造纸厂拉动就业。

  却不知冯小华却早已有了布局,清醒地认识到利用副产品甘蔗渣发展造纸业,不仅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料条件优势,可为企业开辟一条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链。所以,一口便答应了当地政府的要求。

  而冯小华不仅做到如此,他的精明还有过之而不及。南华糖业有自己一套循环经济的“模式”,南华糖业除了蔗渣制浆造纸外,还形成了糖蜜发酵生产麸酸、味精,发酵废液和糖厂绿泥等生产甘蔗专用有机肥等综合利用产业群,提高了综合竞争力,也就是“抠得连一根甘蔗渣都不剩下”。

  据了解,南华集团自2002/2003榨季起连续14年食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如今,并以广西为后盾,在海南、云南、海南、贵州、黑龙江、福建和江苏等主要产糖地区实现投资,旗下有50多家法人企业,职工3万多人,打造了“木棉花”、“东星”和“白玉兰”牌白砂糖驰名品牌,是中国制糖业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吃到他厂供应的糖品。

  南华糖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与种植甘蔗的村民们展开了深度合作,通过企农结合、产业带动”模式和“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带动很多种植甘蔗的不发达地区脱贫致富。

  2015年以来,他积极做出响应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带领南华糖业集团各大糖厂,在广西、云南、海南等地践行产业扶贫、就业帮扶等,帮助6.2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摘帽,帮扶资金1.02多亿元。

  2017年底,接受冯小华帮扶种植甘蔗的贫困户已有6726户,25985人实现脱贫。2019年冯小华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冯小华就曾说道“种好甘蔗田,脱贫奔小康”,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一箭双雕,冯小华的算盘打得妙。

  如今,南华糖业坐上了中国糖类行业的头把交椅,发展成全国顶级规模的制糖企业。去年有新闻媒体报道,南华糖业每日处理甘蔗的能力达10.8万吨,自2002-2003榨季开始,连续14年食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

  去年疫情,面对疫区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困难的问题,南华集团也结合自己资源优势,想国家之所想,急国人之所急,全力以赴为抗击疫情第一线提供大力支援,助力地方疫情防控工作,为百姓生活提供坚强保障。

  【预言】微信究竟会不会被取代?【TA】进两次监狱,两次名校被拒收,被诬陷杀人,与天“斗”却赢了半颗棋子 【TA】负债48亿,追债人办公室随地大小便,从决定自杀到起死回生的八年 【思】合伙人,合的不是钱,而是人品 【思】人对了企业就对了“我请你来不是让你证明我错了,而是如何快速达成目标!

  【悟】25岁成联想接班人,27岁被柳传志送进监狱,草莽英雄终成房地产大佬!

  【新】比海底捞的服务更“毒”,可以毫无理由退货,这家超市被星巴克称为“价格警察”

  【悟】30岁丧夫,36岁南下打工,放弃8000万年薪,董明珠为格力耗尽一生,图的啥?

  【思】市值1万亿!他18岁被迫创业,曾多次破产、遭背叛,如今收入是BAT总和,缔造世界神话!

  【醒】从卖血度日到身家650亿,红牛之父是如何逆袭成功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